閱讀次數:423 | 發布時間:2016-08-30 | 【大 中 小】 | 分享: |
“講黨課”是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的規定動作和重要內容,黨課的內容、形式和“走心”程度直接影響著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的實效。由身邊人講,講身邊發生的事例,結合身邊工作現實需求,更有利于讓理論說教“入心入腦”,增強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。
邀請“身邊人”擔任黨課講師。用“身邊人”擔任黨課講師,不但能夠拉近黨員和講師的心理距離,而且有利于黨課講授過程中的互動。所以,廣大黨組織在組織黨課的時候除了黨校教師、學院教授等專業群體,還要善于將黨組織中的先進典型、優秀模范以及威信較高的同志納入講師團,充當專業講師和學院的溝通橋梁,進一步促進互動交流、答疑解惑,讓“獨角戲”變成“大家談”,有效增強黨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。
利用“身邊事例”豐富黨課內容。一場引人入勝的黨課遠不能局限于念講稿,而應結合實際因人而異,現身說法講好故事,讓“我”變成“我們”,把更多有堅定信仰的人匯聚在一起。黨課內容必須緊緊圍繞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,讀原著,悟原理,同時,講黨課還要有“溫度”,那就是通過身邊人的故事感染廣大黨員,通過挖掘優秀典型,講身邊事、說身邊理,讓廣大黨員知道合格黨員的標準并非“遙不可及”,讓他們更加切身體會到合格黨員的標準,繼而在日常工作、生活和學習中自覺對照學習,自我更新,自我提升。
結合“身邊工作”增強黨課針對性。“兩學一做”基礎在學,關鍵在做。做合格黨員是學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脫離實際的黨課,是空中樓閣,極易成為假大空的官話、套話。所以“講黨課”必須堅持問題導向,針對不同黨組織“講黨課”既要找到問題的“最大公約數”,也要找到黨員在不同年齡、身份、職業、學歷等方面存在的“個性化”問題。黨課講師要主動和黨組織做好提前銜接工作,主動到一線,為黨員“問診把脈”,找到可操作性強的藥方,找準黨課教育和解決實際問題的“切入點”,通過黨課為廣大黨員“消除病患”。
(摘自共產黨員網)